【農委會和花卉產業齊心度難關,一起堅定往前走】
這幾天部分外界人士批評農委會買花贈花,說我們預算沒有花在刀口上,這樣的評論偏離實情太多,顯然對我國花卉產業了解不足,我覺得非常遺憾。自從國際COVID-19升溫以來,花卉就是農產業中受影響最嚴重的,不只外銷受阻,今年5月中開始三級警戒,婚喪喜慶、宗教慶典、花藝教室等用花活動紛紛停辦,連學校也因停課取消實體畢業典禮,花卉需求急遽萎縮,以臺北花市來說,從5月中到6月中,不但花卉拍賣日數從每週6天降為4天,交易量價也從去年的每週182萬把、每把56.3元,大降為110萬把、48.1元。除了花農生計受到影響,花店、花藝工作者等中下游產業鏈也同受其害,影響層面廣大。
面對國內外市場在短時間內快速萎縮,要讓產業延續,就必須設法創造消費市場,以度過青黃不接的時期。因此我們廣邀花卉產業團體、地方政府等凝聚共識,而後共同執行多項促進花卉消費措施,一來紓緩花卉產地供應壓力,二來維護產業供應鏈正常運作,最終目標是要確保疫情過後供銷能恢復正常。包含買花贈花的活動在內,我們具體執行這些完整的紓困措施後,8/28花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把88.5元,比起5、6月時的40到50元,有顯著提升,也受到農民、農民團體、地方政府、產業鏈相關業者一致的肯定。
這次協助花卉產業的經驗告訴我們,即使因為外在因素對產業造成衝擊,只要農委會和各產業團體齊心合力,堅持專業,落實執行,就一定能攜手度過難關。雖然外界偶爾會有偏差甚至刻意扭曲的聲音,我不會在意,仍會和大家一起堅定往前走。